先進本草醫學的傳播者

重拾清晰頭腦-中醫療法 有效解決新冠後遺症腦霧困擾

中醫療法

文/本草歐巴WIN WIN
圖/中醫師公會全聯會提供
 新冠疫情至今三年,台灣累積確診人次已破千萬,據統計超過 1/3的人在3個月內陸續出現腦霧症狀,中醫師公會全聯會舉行「腦霧健忘看中醫」記者會向大眾呼籲,若發現有專注力、記憶力和思考理解力退步的問題,可尋求中醫治療,約2~4週,有望大幅改善。

腦霧為長新冠最主要症狀之一

 長新冠(longCOVID)或稱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 COVID-19 後的病況(post-COVID-19), 見於確診新冠病毒感染後,約有 6 ~ 7 成的人仍有持續症狀,而腦霧(brain fog)是其中最主要症狀之一。
 腦霧(brain fog)是一種神經症狀,這是形容腦袋彷彿處於迷霧中,使患者難以專注、 昏昏沉沉、思考緩慢又容易忘事,症狀嚴重者可能會有記憶力減退、語言溝通能力下降的問題,但腦霧並非全都是永久傷害,大部分腦霧的症狀是可逆的,待造成腦霧的原因改善後,腦霧也會隨之改善。

中醫中藥治療腦霧的常見分型與療法建議

(1)清陽不升型

 常見症狀:腦霧,伴有疲倦、消化不良,頭昏腦脹,解便稀軟,睡眠障礙。
 參考處方:升陽益胃湯、益氣聰明湯…。
 穴位選用: 中脘、神闕、天樞、足三里、陰陵泉、內關

(2)肝鬱氣滯型

 常見症狀:腦霧,伴有焦慮、睡眠障礙、胸悶、善太息、咽梗感。
 參考處方:柴胡加龍骨牡蠣湯、半夏厚朴湯…。
 穴位選用:膻中、外關、支溝、太衝、合谷、養老、陷谷

(3)心腎陽虛型

 常見症狀:腦霧,伴有嚴重疲倦,終日頭昏欲寐,干擾生活及工作。
 參考處方:四逆湯、麻黃附子甘草湯或合生脈飲…。
 穴位選用:氣海、關元、中脘

(4)陰虛型

 常見症狀:腦霧,伴有嚴重失眠、口乾舌燥、眼睛乾澀、便祕、口瘡。
 參考處方:黃連阿膠湯、天王補心丹…。
 穴位選用:神門、內關、安眠、腎關、太溪、復溜

(5)痰瘀互結型

 常見症狀:腦霧、伴有失眠、頭暈頭痛、關節四肢酸痛無力、口乾不欲飲水、 夜間身熱、盜汗。
 參考處方:血府逐瘀湯合溫膽湯加減…。
 穴位選用:風池、風府、築賓、三陰交、太衝、安眠

▲中藥除了能改善腦霧,對其他後遺症症狀亦有良好成效。

腦霧個人居家預防與調養建議

(1)清陽不升型

 起居調養:勿過勞過度用力。
 食療:用黃耆、黨參、天麻、山藥、茯苓、蓮子、大棗等。

(2)肝鬱氣滯型

 起居調養:作息有節,緩緩深呼吸,適度運動出汗。
 食療:可飲用花草茶,如薰衣草、玫瑰、茴香、佛手等。

(3)心腎陽虛型

 起居調養:避風寒、慎保暖、忌寒涼飲冷。
 食療:用黃耆、肉桂粉、黑糖薑茶、當歸生薑羊肉湯等。

(4)陰虛型

 起居調養:忌熬夜,勿過度運動大汗出。
 食療:用百合、銀耳、桑葚、秋葵、山藥等。

(5)痰瘀互結型

 起居調養:忌久坐久臥,宜多做運動、伸展緩和。
 食療:宜決明子茶、玫瑰花茶、山楂、川七、黑木耳等。

中醫藥治療腦霧使用限制少,對身體副作用也小

 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何宗融表示,中醫中藥對於長新冠具有降低巨噬細胞失衡導致肺浸潤、減緩Omicron偽病毒誘導的細胞激素風暴、增強打疫苗後血液中的T細胞免疫力、恢復因發炎而被破壞的血管通透性、減輕發炎引起的心、腎、腦損傷等五道防線,並具有多靶點的優勢,有助患者恢復健康。
 台中中醫師公會榮譽理事長曹榮穎直指,新冠後遺症對多數大眾是束手無策的,而透過中醫治療而改善的患者會口耳相傳,介紹有同樣困惱的親友來看中醫,因此中醫的利用率從2021年的24%至2022年成長近33%,但實際觀察月利用率卻不到10%,即便去年疫情最高峰的8、9月,10人中只有1人求助中醫,所以中醫還有很大的空間去普及。
 曹榮穎強調,中醫藥對後遺症的幫助,不限於腦霧,對於最大宗的咳嗽效果也非常顯著,且中醫療法除了用藥還有針灸與手法,拿腦霧舉例,只要適度抓一抓脖子放鬆肩頸後,循環改善腦袋就能清醒,有助改善腦霧和健忘。

▲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何宗融說明,中藥本草具有陰陽平衡、扶正祛邪、多功能、多靶點的特色。
▲台中中醫師公會榮譽理事長曹榮穎表示,健保總額不足、健保一直打折,是影響中醫師提升利用率的最大痛點之一。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