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進本草醫學的傳播者

中醫針灸 人類精準醫療的起源

洪伯榮、林昭庚
取穴得氣讓小宇宙恢復平和 身心健康再為大宇宙和平奮鬥

策劃.採訪.撰文/金麗萍
繪圖/游家梅

 當Google、FB,甚至威力更強大的ChatGPT猶如橫空出世,攪動人心、急速追趕……;殊不知,一股震撼性的文化影響力,正以數千年歷史的紮實根基、從華人世界出發,踏著厚實穩重的步伐,通達全球。它正是「針灸」。
 只是,當針灸登上國際舞台之際,傳承工作不僅重要,更具有強烈的急迫感。靠著一代一代的師徒承襲,傳承人戰戰兢兢,唯恐一有疏忽,失手漏接。
 著作,更是傳承工作的重要環節。《黃帝內經》、《本草綱目》……將寶貴的中醫藥臨床和知識流傳下來;集中醫大成的中華針聖楊繼洲,一部出於他手的《針灸大成》,更已有40多種版本、被翻譯成7種語言,通行180多個國家,為無數針灸後進者奉為圭臬。
 90年後,一部《中國針灸學》,也在針灸快速走向世界舞台時嶄露頭角,但是否留名青史?正接受時代的淬鍊中。

取穴得氣讓小宇宙恢復平和 身心健康再為大宇宙和平奮鬥

針灸通行全球 手起針落玄機萬千

 「針灸」已成華人圈通行世界的國際語言,針下確實玄機萬千。目前,在全球近200個國家中,針灸已有183個國家使用,全美則有47州承認針灸的合法性,世界衛生組織(WHO)更認證通過有107種疾病,針灸均可治療。一根細細的針,扎入正確的穴道,緩解這紛擾不安的世界,帶給現代人身心靈的受創和疲憊。
 「針灸」全球風行,並非理所當然。數千年來,有多少中醫針灸耆宿不思其他,傾盡一生所有,鑽研此救人之道;而前進西方世界的破冰之旅,更是舉步維艱;所以,面對中華民族的傳世之寶:針灸,還有什麼比「傳承」更重要的事呢?

針灸傳承備受時代催逼 由走到跑至狂奔

 2010年11月,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針灸列為「人類非物質文明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」,確定全世界中醫針炙傳承人有4位,分別是:程莘農、賀普仁、郭誠杰以及張縉。自此,傳承的歷史重任成為華人的大使命,足下步伐,由走到跑,接著準備開始狂奔。
 首先,海峽兩岸的政府相繼啟動法制機制。大陸於2016發布、2017年施行中醫藥發展法;臺灣也於2019年底公告施行臺灣中醫藥發展法,為中醫藥文化資產保護,建立最高的法制地位。

世針聯選定紐約 建立傳承基地

 今年,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(世針聯)更是動作頻頻。5月下旬,世針聯在主席劉保延的帶領下,展開前進國際、建立傳承基地的行動,首選地點即是猶如世界屋頂的紐約;    主要是針對在國際間流傳、中醫針灸大師的學術思想及特色技法,進行保護和傳承;第一位被賦予針灸傳承重任正是美國針灸學會洪伯榮會長。
 針灸,從世界屋頂紐約到中華針聖楊繼洲故里浙江衢州,也早已鋪陳一條傳承的康莊大道。

從紐約到衢州 開通中華針聖楊繼洲國際傳承大道

 今年6月,世針聯傳承委員會換屆大會拉回至浙江衢州舉辦;這次,開通的不僅是從針聖兩岸傳承大道。來自於臺灣的薛宏昇中醫師,續任傳承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。薛宏昇傳承於張縉,而張縉正是全世界中醫4位針灸傳承人之一,其針法流派有八位主要傳承人,於是,在時空的銜接處,無疑地,薛宏昇是關鍵的傳承人。

洪伯榮、林昭庚 雙雙站上世界舞台

 針灸在全球寫下一部輝煌史,背後,是一群人血淚振筆疾書而成。1972年,美國針灸學會洪伯榮會長在美國紐約開疆闢土,完成針灸在西方世界的破冰之舉,站上世界的屋頂;接著,中研院林昭庚院士以世針聯(WFAS)專家學者代表的身份獲邀至世界衛生組織(WHO)以「針灸列入緊急醫療的可行性及重要性」發表講演,再一次讓世界看見針灸。

台灣針灸四大家 源於大陸代代相傳

 針灸在台灣,同樣也是中醫常用的治療方法;其中,源自大陸代代相傳的四大家:董氏針灸、古典針灸、飛經走氣、蟠龍針法等,也早已深入民間。

新科市長蔣萬安 推廣中醫藥納入白皮書

 去年當選的台北市新科市長蔣萬安,也是中醫藥的支持者;他更將推廣中醫藥列為施政方針,並於市府擬定的中醫藥白皮書內,將針灸納入重要的推廣項目之一。

著作 傳承 並行不悖

 傳承、著作並行不悖,幾不可分。中醫藥流傳至今,靠的正是一本本傳世古籍。一部《黃帝內經》匯聚先人累積的醫療臨床經驗與實踐,影響其後中醫經典至鉅;再一部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,成為全球華人中藥材依循準則,《臺灣中藥典》即以其為基礎,集專家學者之力,共同撰寫而成。
 中華針聖楊繼洲的《針灸大成》,由明朝至今,走過600多年的歷史,代代相傳;目前,已有40多種版本、被翻譯成7種語言,通行180多個國家,被無數針灸後進者奉為圭臬。

歷史洪流中 誰能留名青史?

 1990年,兩岸開放交流不久,一部傾兩岸針灸重量級人士之力,聯手完成的《中國針灸學》中英文影音巨著。只是,因著《中國針灸學》製作過程的嚴謹,卻成了盜版的最愛;更諷刺的是,《中國針灸學》全球盜版猖獗,卻讓這股非法的市場草莽勢力,也搭上了這班針灸傳承列車。對於正版的《中國針灸學》,是否能通過時代洪流的考驗,進而留名青史?除了傳承,似乎更需創新,讓傳統與現代無縫接軌。

Scroll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