先進本草醫學的傳播者

長新冠免驚! 中醫治療很有效!中醫師分享緩解秘訣

文/ 本草歐巴WIN
圖/ 曾琬筑

 7月本土染疫人數逐日下降,然而「長新冠」症狀卻持續困擾不少轉陰的確診者。7月14日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舉行「新冠後遺症中醫來治療」記者會表示,中醫是跨科別、跨病種的一種整合治療,不但能有效改善「長新冠」症狀還可治療多系統的病毒傷害。尤其在新冠肺炎的病程中,中醫藥在治療上不僅限制少,對身體副作用也比較小。

▲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任黃怡嘉
▲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賴香君
▲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柯富揚
▲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長林源泉

新冠後遺症?長新冠?大不相同

 對於新冠肺炎的後遺症是否等同「長新冠」?三軍總醫院中醫部主任黃怡嘉解釋,確診後,4周內屬於「急性期」;4至12周則屬於康復後「症狀持續存在的COVID」,可能產生後遺症。而「長新冠」,則是出現症狀後3個月,持續至少2個月,並不能用其他診斷來解釋。
 「長新冠」的成因至今尚未有完全解答。僅知可能來自病毒仍潛伏在人體的某些角落,比如腸道、肺部或神經系統;再者,病毒肆虐期會直接感染人體多種細胞,並引發過度活躍的免疫反應,經過一段時間急性症狀減低,但整體發炎因子尚未完全平復,因而造成身體細胞失養引發長期後續症狀。常見症狀包括疲勞28%、呼吸困難18%(呼吸急促、喘、胸悶、吸不到氣)、認知功能下降19%(腦霧)、情緒困擾(憂鬱23%、焦慮22%)、失眠12%、嗅覺障礙5%,以及其他會影響日常功能的症狀。

長新冠分四類型 中醫藥助調養

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醫師賴香君指出,長新冠可分為四種類型,根據不同的類型則建議給予相應的給藥與調養。

第一類:睡不飽、吃不下的「脾胃氣虛型」

 常見症狀為疲倦、胃口不佳、腹脹、便稀軟。建議的中醫藥方為參苓白朮散加減,也建議可用黃耆、黨參、山藥、茯苓、芡實、白扁豆、蓮子、薏苡仁等作為食療調養。

第二類:睡不飽、吸不到氣「肺胃陰虛/氣陰兩虛型」

 常見症狀為疲倦、胸悶、口乾、心悸、乾咳。建議的中醫藥方為沙參麥冬湯、生脈飲加減,也建議可用紅景天、西洋參、麥門冬、百合、銀耳、桑葚等t作為食療調養。

第三類:想不開「肝鬱氣滯型」

 常見症狀包括憂鬱、焦慮、失眠、咽梗感。建議的中醫藥方為加味逍遙散,也建議可用薰衣草、玫瑰、陳皮、薄荷、佛手等泡茶飲來舒緩症狀。

第四類:記不住「清氣不升型」

 常見症狀有注意力不集中、腦霧、記憶衰退。建議的中醫藥方為益氣聰明湯、升陽益胃湯加減,並佐石菖蒲、地龍、蔓荊子等,食療可用黃耆、黨參、天麻、肉蓯蓉等。

從根本清除病毒 中醫藥有助益

 中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柯富揚也呼籲大眾,千萬不要因解除隔離後就輕忽身上症狀。若不從根本上把病毒清除乾淨,則可能衍生「後遺症」乃至「長新冠」。若民眾發現有相關症狀發生,可以前往合格中醫醫療院所及早救治診療,一同把關身體健康。

中醫精準治療 克服「長新冠」

 台北市中醫師公會也發稿表示,中醫非常擅長處理「長新冠」。臨床上中醫常使用方藥、針灸、穴道按摩、三伏貼來治療,調整患者體質,以改善或加速復原因染疫過程所造成的五臟六腑傷害。
 進一步說明已有非常多的長新冠病友利用針灸刺激人體穴位、促進神經修復、改善身體活動功能,加上中藥針對體質的調理改善不適症狀、增加呼吸順暢、改善喘悶的無力感、強健腸胃道的黏膜、調節神經內分泌、強化心血管、加速身體恢復功能,都具有良好助益。

Scroll to Top